高校物业管理
一、含义
高校物业管理是指专门管理机构接受高校的委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及委托合同,利用科学的管理和先进技术,以经济手段对高校物业实施统一的专业化管理,为高校教学、科研、广大师生提供保障性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服务,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特点
高校是以教学、科研为主要职能的事业单位,是法人单位,不同于小区业主或其联合体,从而在委托或是招聘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物业管理时自然有不同的要求和服务标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高校物业管理与社会其他物业管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高校物业管理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地带 市场经济的春风已经开始吹进校园。然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过渡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过去一些做法的不足,但无论从心理上或是思想上都难以一下子接受新的事物。因此在该过程中需要决策者、执行者、被服务对象等所有参与者观念的转换、行为的支持,同时政府、社会等外部力量的推动也是很必要的。 (二)高校物业管理决策者及业主观念固化
高校成立的历史往往比较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管理模式和体系,因此领导者本身有些观念不易改变。同时,高校住宅小区的居住群体非常稳定,居住观念已经固化,在高校实施物业管理,最难解决的是改变决策者和居住者的观念问题。
(三)高校传统的生活习惯会影响高校物业管理的开展
大部分高校自身就是一个小社会,校内各种设施齐全,有些人可以一生不出校门,而生活却不会因此受到影响。高校中人与人之间都比较熟悉,领导者和群众之间可能有师生之谊或是同窗之旧,因此群众的各种声音很容易就会传到领导者耳中。将原来享受的各种免费服务变为现在的收取物业管理费的现代化的物业管理服务,他们接受不了这突然的转变,因此可能会影响决策者的信心和决心。 (四)高校物业管理的现状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由于高校的建立时间和领导者的观念的差异,因而导致各高校物业管理体制千差万别:一些后勤社会化比较彻底的高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后勤集团和物业管理公司,不仅对内承担食堂、公寓、办公楼的建设和管理职责,对外也承担相应的项目,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另一些高校只在内部实行准市场化运作,不对外承担任何相关的项目;还有一些高校的后勤和物业管理仍在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运作。 (五)高校的物业管理多采取内部"甲乙方制度"
高校将原来的后勤单位一分为二,一部分作为甲方,代表学校对相应的物业管理机构(乙方)进行监督,二者通过鉴定委托合同的方式建立关系。然而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都是原学校的职工。甲方必然心存保护员工的想法,从而使得监督成为空话,没有给物业管理机构形成一定的压力。 (六)高校物业管理仍具有教育功能
高校物业管理由于其对校园环境的改进和优化作用,正在不断地促进高校育人_丁作的全面实施。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校园环境是隐形课程,学生通过校园环境得到历史和现实的各种文化信息,获得更多生活体验,产生人文精神架构,从而实现育人的目的。具体来说,其一,"育身"功能,校园绿色植物的增加可以保持空气清新,有助于人的身体健康;其二,"育心"功能,通过物业的管理,使校园更干净、更宽敞、道路更平坦、花木更艳丽,这样的环境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容易形成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良好心理素质;其三,"育美"功能,通过物业管理,装点而成的校园文化长廊、水景、雕塑等给人以丰富的美学价值和审美因素,有助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达到审美的教育功能;其四,"育德"功能,通过物业管理人员着装上岗、语言文明规范、服务热情周到以及规范管理和服务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节约用水"、"请勿吸烟"、"请随手关灯"等警示标志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七)高校物业管理具有政治性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有多年沉淀的思想,"等、靠、要"观念及缺乏竞争、技能较差的种种落后、不适应的状态,对社会化的改革难以应付,需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认识上提高、心理上接受,才能使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三、原则
高校物业管理服务总的原则是,既要适应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特点,把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摆在首位;又要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整体效益。
(一)坚持为教学科研工作和广大师生服务的正确方向。
认真研究后勤社会化改革给学生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进入学生公寓,对建在校外、多校共用的学生公寓,要按照各负其责的原则,派专人进驻,确保校园的稳定。
(二)以校内为主,一校一寓。
学校应全面规划、合理调整校园布局,尽最大可能扩大校内学生公寓面积,采取在政府资助下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加快建设速度。政府应该免除校内新建、改建、扩建学生公寓项目的各项税费,简化项目审批手续;银行应主动做好高校学生公寓建设贷款发放工作。
(三)坚持高校物业管理的非营利性。
四、内容
(一)学生公寓的管理
学生公寓的管理内容包括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卫生管理、住宿管理,各种公用设施零星维修工作,学生公寓家具维修、采购及其管理,学生床单、被罩的洗涤和发放等工作。学生是学校公寓的使用人,对学生公寓的管理也包含对使用人的要求。 1、安全管理
(1)制定公寓管理安全工作目标、方案和措施。
(2)组织安全教育、安全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安全问题,抓好各方面安全工作的落实。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利用谈心、板报、表扬、服务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对学生公寓进出楼的来访人员验证登记,禁止无证来访者及推销商品者进入公寓,计算机、行李、包、箱、公寓家具等大件物品出入时要核实登记。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选举自己宿舍的宿舍长,配合物业管理企业全面负责本寝室的安全工作。抓好公寓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寝室存在的不安全问题。 (5)向学生明确提出安全要求,如不准在公寓内使用电炉、电加热器等大功率电器;不准在公寓内乱拉、私拉电源线、电话线、计算机网线;不准在公寓内吸烟、点蜡烛、焚烧垃圾和废纸、信件等;不准乱动消防器材和设施;不准留宿外来人员;不准向窗外扔各种物品等。 2、卫生管理
物业管理企业负责公寓楼外周边卫生保洁和楼内大厅、走廊、卫生间、洗漱间、楼梯以及公共部分的暖气片、灭火器、门窗等处的卫生保洁。 3、住宿管理
(1)寝室人员办理住宿登记卡和床头卡,并将床头卡按要求挂在指定位置。 (2)如果个别学生需要调整宿舍,应按相关规定要求的程序进行调整。
(3)严禁私自留宿外来人员,如遇特殊情况需留宿,必须携带有关证件到公寓管理部门按规定办理手续。
(4)客人来访必须持有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有效证件办理登记手续。 (5)严禁在宿舍内养宠物。
(二)教学楼的管理
1、教学楼内外的卫生保洁
(1)按要求清洁教室、大厅、走廊、楼梯、电梯、厕所、道路等公用地方,做到无污迹、无水迹、无废弃物、无杂物、无积水、无积雪。
(2)为屋顶、墙角除尘,做到墙面无灰尘、无蜘蛛网。 (3)每天上课前,教室内必须擦清黑板、黑板槽、讲台,拖清讲台踏板,掏空课桌桌内垃圾。教鞭、黑板擦等教具要摆放整齐。 (4)定期收集、清运垃圾。
2.电梯管理
(1)电梯载员过多时,应及时疏导,分批搭乘,以免超载发生危险。
(2)按要求清扫电梯内、外部,做到内壁无灰尘、无蛛网,外部无手印。 (3)经常清除电梯门的轨道内积有的垃圾,保障电梯门开关顺畅安全。 (4)定期检修电梯设备,如发现电梯有震荡、不正常声音或是有损坏时,应立即记录并通知保修人员进行维修。
(5)妥善保管电梯机房钥匙及电梯门钥匙,任何非操作人员不得私自使用。
(三)设备的管理
做好学校给排水、供电设施的安装、维修、管理与服务工作,主要包括水电设施的改造、安装与维修,新建楼房水电安装,供水系统设备维修管理,教学用电铃的安装与维修养护等工作。具体应做到: (1)熟悉学校各楼电力总闸、电路分线、保险丝、电表水泵、空调和消防设备所在位置,并熟悉紧急开关的操作程序。要备足各种配件,以备紧急情况发生时应急之用。 (2)每天检查各楼层,注意电线等设备设施是否有损坏,同时记录需修理的电灯、线路。并及时修理,保障电的正常供应。如发生停电,要立即抢修,确保及时供电。
(4)每天检查门、窗、课桌、凳、灯、开关及厕所内设施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四)绿化环境的管理
(1)协助学校做好绿化美化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或在实施校园绿化总体规划过程中,保留原来可观赏绿化、美化项目,适当开发新的绿化、美化项目工程,根据校园内天然的地形地貌,逐渐形成树木、花草兼观赏经济树木的阶梯式绿化美化格局。特别应做好花坛等绿地集中地段的绿化美化工作,做到绿化图案美观、密度合理、时间适宜,以美化校园环境。
(2)及时完成绿化带内缺株树木的补栽和花草的更换,特别是要及时对老化树木进行修枝,保证学生的安全,枯死树木淘汰后,应及时补栽,确保整体协调。